11月27日~30日,中国3D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水平最强的“2010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3D大赛’)”现场总决赛在江苏常州科教城盛大举行。300支总决赛入围团队、1500名选手代表全国30个赛区、619所高校与378家企业的百万参赛选手擂响2010全国3D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战鼓。同期举行的还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院校长论坛、3D技术人才与产业高峰论坛、3D博览会。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赵玉海、工信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协作配套中心副主任赵瑞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史朝,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常州市副市长王成斌,江苏省及有关方面领导嘉宾,大赛评审专家团、观摩团、展会及论坛代表、新闻媒体以及参赛团队等3000余人参加开幕式。
基于此项比赛在全国3D技术领域的代表性、权威性、专业性和实践性,机电学院依托学习创新型社团——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协会积极组织全校学生报名参赛。为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真实模拟企业产品开发完整的工作流程,此次参赛团队联合了机电学院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由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进行工业设计、造型设计,交由机电学院学生完成结构设计、建模等程序,这种团队模式受到了评判专家的青睐。今年10月,机电学院参赛团队在2010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广东赛区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其中获得一等奖的2支队伍获得推荐代表广东赛区参加全国3D大赛工业与工程方向现场总决赛。11月28日,2010全国3D大赛现场总决赛按工业与工程方向与数字表现(文化创意)方向分别进行,工业与工程方向现场总决赛采用参赛团队现场协同完成开放式自选题目的设计方式,时间12小时(8:30至20:30)。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最终由周旭光老师指导的掘进队获得全国二等奖,由洪建明老师指导的亮剑队获得全国三等奖。机电学院钟健副院长作为此次全国大赛60位评委专家之一,在接受3D动力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工作过程的CDIO模式适合当下课程改革,3D大赛的主题非常好,能让我们学生知道,一个产品的完整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这也是未来的教学改革必须体现出工作过程,那么这个思想在每门课程和每个老师当中要把这个产品的过程融入进去。”
11月28日,“2010 全国3D大赛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院校长论坛”在常州科教城成功举办。全国百所高校校长、业界权威专家、政府高官及知名企业高管共话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我校万金保副校长受邀在论坛上发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主题演讲,介绍了我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大胆做法和取得的成就,提出了当前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分享了我校推进创新型项目课程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万副校长精彩的演讲引发了与会领导、专家的热烈讨论和广泛交流,大家就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做了深入探讨。
全国3D大赛由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指导,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3D办发起举办,3D动力与常州科教城共同承办,分为数字表现(动漫)及工业与工程两大方向,包括CG、影视动漫、虚拟现实、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模具设计、虚拟仿真等共九个项目,设立大学生组、职业组两个组别,每年举办一届,目前已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3D大赛以推动三维数字化技术普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特色,体现现代三维设计方法和企业实际应用流程,并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以赛促新的目的,突出加强三维数字化技术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和推进。(机电学院 刘鸫根)
